首页 > 易经 > 易经发展

《易经》的研究者,不计其数;不读易不可为医

千百年来对于《易经》的研究者,不计其数;古今中外对于不乏名人学者,大科学家等。

如虞世南: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孙思邈:“不知易,不可以为医。”

郭沫若:《易经》是一座神秘的殿堂。

爱因斯坦: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李约瑟认为易经的太极图显示了宇宙间力场的正极和负极的作用:“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黑格尔:“《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业。”

就连今年的高考在理科数学题中也有关易经的考题。

但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讲,《易经》就像是一部天书,拿到手之后往往翻翻几次就放下了,因实在不知道怎么入手阅读,更加谈不上研究了,因此《易经》变的像难经一样。有鉴于此,西行者试着将自己过往的学习心得与君分享,希望多能打开这座神秘殿堂。

一、首先我们需要很清晰的理解《易经》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因《易经》什么都不是,但什么都在她的范畴内,什么都是。就像某个中国人,他是中国人,但不能说他就是中国一样。因此,对于《易经》下的定义都只是代表每个人自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易的所有内涵,在本文中也一样,更多的只是表达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非解答《易经》的内容。

关于《易经》是什么,大多数学者认为《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诸子百家的开始,也是群经之首,把《易经》放在首位最前面。也是中华哲学的源头。

从历史的发展看叫:人更三圣,世立三古。从上古时期有伏羲,中古有周文王和他儿子周公,一家人算一起为一圣;下古或者近古有孔子。这三位圣人一起共同完成了这本影响后世的巨作,解开了宇宙人生的密码。从伏羲开始到当代约6000年,一直存在并不断的给予证实其内容的精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范围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论是天文地理,兵家,医学,物理科学等都在他的范畴之内,可见其内容的价值以及影响力。

《易经》到底是什么?可以毫不客气的讲,《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变化规律的密码。

很多人关心解开了吗?

实际上老早已经解开了,只是我们不懂得应用而已。特别是我们没有放在大的用处上而已。《易经》整个体系用了三把钥匙解开宇宙人生的密码。

第一把:伏羲八卦。这是整个易经体系的基础,这把钥匙阐述了构成宇宙人生的一切本质是“阴阳”。从阴阳的交互中产生了万物,而伏羲最伟大之处,发现了这把钥匙之后,用一幅“太极图”解决了千言万语都能以述说完整原理表现。

再通过长期的“远观诸物,近观其身。”一画开天,画出了先天八卦图,从此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开启了宇宙结构模式,奠定了《易经》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群经之首。

第二把:后天八卦。周文王和他儿子周公,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宇宙结构模式上,再一次用第二把钥匙,打开了宇宙的运行模式,

并用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从时间和空间交互的角度发现了64组密码,也就是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成为为整本《易经》的核心内容,每一个卦中都是解开宇宙运行的密码,这些密码再由六个小密码组成,就是卦爻,每一卦六爻,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

就像保险箱一样,需要一组密码组合在一起才能解开一样,密码组就是“卦”易经的起源和发展三古,密码组由不同的数字组成,卦由阴阳爻组成,数字组成密码组,爻组成了卦。而六十四卦组合在一起是一个更大的密码组,这个密码组解开的是一个宇宙般大的密码箱。

第三把:十翼。翼为翅膀的意思,十翼属于《易经》中传的体系,为孔子所写,共十篇。分别为:《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杂卦》共有七项十篇,故称《十翼》。十翼是孔子对《易经》的注解,在注解的同时融进了人伦道德,使得整本《易经》的体系,融入社会人伦体系,对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系统性的描绘,揭示了人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让《易经》插上翅膀,使得整个《易经》体系更具完整的逻辑性和哲学性。

这三把钥匙构成了整个《易经》内容,洁净精微,可大可小,解开了宇宙的变化规律,也阐述了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二、《易经》的结构

目前我们所说的《易经》实际上正确的叫法为《周易》,相传《易经》有《归藏易》、《连山易》,《周易》共三易,目前流通的为《周易》,周的意思是周而复始,四时不忒的意思,也有圆周的概念和象,而易字可以理解为“日月”,也即是阴阳。整本书共分为两个大的体系,一是经的体系,二是传的体系。这虽是两个体系,但二者为一,密切关联不可分割。

一打开即为经的体系,经又分上、下两部分;上经三十卦,从乾卦开始,至离卦结束;下经三十四卦,从咸卦开始至未济卦结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一共六十四卦。

在经的体系中,每一个卦基本由以下元素组成:

卦画:以阴阳爻表示,每一个卦由伏羲的先天八卦和周文王的后天八卦组成,共六画。画卦的顺序由下而上,而不是由上而下。

卦名:每一卦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如:乾卦,坤卦,既济卦,未济卦等;

卦辞:对卦的整体解释判断。如:《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

爻题:对每一爻位置的命名。在《易经》里以“六”表示阴爻,以“九”表示阳爻,由下至上分别以“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六根爻的位置。遇到阳爻在前面用“九”,阴爻用“六”表示,如:水雷屯卦,分别为:初九,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顺序从下而上,从初爻至上爻,顺序不变,只是阴阳爻有所不同。

爻辞:紧随爻题之后,对每一爻的解释和阐述。

而传的体系共七部分,十篇章,传的体系既是上文中的第三把钥匙:十翼。分别为:《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杂卦》共有七项十篇。

《彖传》:tuàn,彖,即材,通“裁”,有裁断之义。裁断一卦之义的文辞,叫彖辞。彖辞也叫卦辞。对彖辞(卦辞)的解释称为“彖传” 《彖传》共64条,按照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的分法,《彖传》分为上、下,即《彖传》上,《彖传》下。《彖传》专释《易经》卦辞。

《象传》:是对自然界中的物象加以概括整理,并通过卦表现出来的现象。从上下经来看,它分为《象》上、《象》下两篇,从释一卦来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大象、小象。大象是释卦象,小象是释爻象。

《文言传》:专门释《乾》《坤》两卦卦爻辞。《文言》通过注释《乾坤》卦辞,阐发了天地阴阳变化之理,安邦治国、修心养性之道,它的注释,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理论深度,远远超过了《乾》《坤》卦爻辞。

《系辞传》是对《易经》概括性进行总的说明,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必读之篇,阐述了乾坤在《周易》中的地位以及内在的根据,追述了《易经》起源、形成、作者、成书年代,揭示了《易经》的作用为认识宇宙变化规律、预知未来、道德修养、安邦治国;解释了十六卦十八辞,以补充《彖》《象》之不足,说明了《易经》体系,包括卦位、作用、爻位、爻德等;

《说卦传》:一般分为十一章,主要说明八卦产生、性质、功用、方位,以及八卦所代表的卦象。

《序卦传》:对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观根据进行总的说明,对卦与卦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整理,从因果关系中,阐述物极必反,天道轮回的现象等。

《杂卦传》:分六十四卦为三十二对,简要地说明卦名之义。之所以称“杂”,是因为它打乱了《序卦》六十四卦的排列,错综六十四卦而进行解说卦义。

以上是易传体系,简称为十翼,但自从东汉的郑玄将“象”和“彖”与六十四卦经文合在一起,并列于每卦爻辞之后。魏晋时期的王弼将“文言”拆开,附于“乾”“坤”两卦之后,直至今日。

因此目前经的体系中每一个卦的结构分别有:卦画,卦名,卦辞,爻位,爻辞,彖传,卦象。乾卦和坤卦两卦加上《文言》。

而传的体系只有《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四部分,五篇章。

三、如何研习

对于有兴趣学习易学的人,一开始接触《易经》时,还真的一头雾水,跟天书没多大区别,翻两翻也就读不下去了。特别是文中的生僻字,毫无关联性的句子等,几乎没有办法理解,更加别说学习了。

研习

角度

一是兴趣,二是方法,三是实用。这三方面需要大家多加结合,往往会有意识不到的收获。

01

兴 趣 爱 好

第一从兴趣的角度看,有人天生对这方面比较敏感,但大部分的人需要后天的培养,包括多聆听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介绍,通过了解接纳,慢慢开始产生兴趣,在兴趣或者好奇心的驱使下,慢慢阅读是很好的方法。

在阅读之前不妨多了解一下《易经》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首先《易经》是一部充满哲学智慧的书,是中华哲学的源头;从哲学体系产生了人与宇宙之间的关联性,大自然的变化规律等。

再者《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数理象,三易,时与位,持经达变等核心观点,留待大家自己挖掘,本人在这里不再赘述,我一阐述就变成了我个人的观点了。

《易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必然有她的价值,同时恰恰是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和观点入手研究,都能有所收获,无论是站在商业的角度,还是谋略策划的角度,还是音乐美学等角度,不同的领域的人在研习的过程中,往往多能结合自己所在的领域得到启发,这是易的伟大之处。

最后,《易经》也是五术的鼻祖,五术包括山(风水),医(中医学),命(命理),卜(占卜),相(相学),在书中基本没有说明五术的方法,只有在传的体系中讲到一种占卜的方法,用50根“蓍草”进行起卦的方法,当代已经很难找到这种蓍草,在易学的发展中,已经用三个铜钱代替,而占卜的也慢慢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假如大家对于占卜有兴趣,可以在阅读其它书籍,加以补充,历史上影响力比较大的占卜大家有:汉代的焦延寿写的《焦氏易林》、和京房的《京氏易传》,唐朝的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宋朝邵雍的《皇极经世》,明清时期来知德著有《周易集注》,近代清末民初尚秉和的《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尚氏学》,南怀瑾的《易经杂说》等都是历史上,很有价值的学术。可以结合加以研习。

02

方 式 方 法

第二方法十分重要,也是步入《易经》大门的关键环节,一开始看这本书时,切记需要先从传的体系中《系辞》开始阅读,切勿从经的体系,研究“卦”,这几乎会让人产生疲惫,无法理解。从传的体系入手,读完传的部分时,再开始读经的部分时,多花点时间把第一卦乾卦和坤卦好好的理解,后面的卦再慢慢的阅读即可。或者一边阅读传的体系时,一边阅读经的部分也是一个好的方法。但一开始就研究经的体系,甚至背诵经的体系易经的起源和发展三古,几乎没必要,经中的六十四卦实际上相当于“字典”,主要是提供予人查阅,并不是让人背诵,就好像我们需要查字的时候,拿出新华字典查阅即可,把新华字典背诵下来,除了没必要之外,除了天才之外,只能说多此一举了。

03

实 用 性

第三讲讲《易经》的实用性,假如《易经》没有实用性,研究她就没啥意义了,但恰恰相反,《易经》无处不在,用一句话形容叫做“百姓日也不知”,我们的生活中有易经的影子,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这道理很简单,因《易经》阐述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规律。《易经》的实用性除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玄学,命理风水等,实际上各行各业都可以结合其思想体系,甚至科学越发达,易经的内容体系更加正确,这是核心价值。同时也是认清自我,认识自然奥秘,提升人生人伦道德,开启人生智慧等功用,甚至老少咸宜,要不下一次高考再出一题《易经》的试题,那怎么办呢!

最后寄语: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大家需抱着敬畏心,空杯心和恒心,信必能开启《易经》智慧的大门。